美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人文社科领域的知名学者、俄亥俄州立大学杰出人文学教授布赖恩·G·麦克黑尔(Brian G. McHale)于2025年7月27日生日当天因转移性黑色素瘤(metastatic melanoma)在俄亥俄州离世,终年73岁。他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叙事理论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长期致力于英语二十世纪文学研究。
布赖恩·麦克黑尔于1952年7月27日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他于1974年获得布朗大学文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英国牛津大学默顿学院深造,并于197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学期间曾荣膺罗德学者(Rhodes Scholar)。
在其学术生涯中,麦克黑尔教授曾任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英语系杰出人文学教授(Distinguished Humanities Professor of English)。他专攻二十世纪英美文学,研究兴趣涵盖后现代主义、叙事理论、诗学以及实验文学。他是著名期刊《今日诗学》(Poetics Tod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Theory and Analysis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的主编,并曾担任副主编及联合主编。
麦克黑尔在国际学术界具有广泛影响,曾任教于特拉维夫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亦曾以访问教授身份讲学于匹兹堡大学、德国弗莱堡大学、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并于2009年担任中国上海交通大学的名誉教授。
作为“叙事项目”(Project Narrative)的共同创办人之一,他与詹姆斯·费兰(James Phelan)和戴维·赫尔曼(David Herman)一道,推动了叙事研究的发展。他曾担任“现当代艺术研究学会”(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the Arts of the Present)会长(2011年),并曾出任“国际叙事研究学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Narrative)主席。
麦克黑尔著述甚丰,其中包括影响深远的《后现代主义小说》(Postmodernist Fiction, 1987)、《建构后现代主义》(Constructing Postmodernism, 1992)、《对整体之艰难的责任》(The Obligation toward the Difficult Whole, 2004)以及《后现代主义导论》(Introduction to Postmodernism, 2015)。他还参与合编《爱丁堡二十世纪英语文学指南》(2006)、《劳特利奇实验文学指南》(2012)与《剑桥托马斯·品钦指南》(2012)。
他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What Was Postmodernism?)一文中反思后现代主义的历史位置,并曾深入探讨《爱丽丝梦游仙境》的文化象征意义,将其视作后现代文学的意象标志之一。
股票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