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里,中国空军的更新换代明显提速,特别是歼-20隐形战斗机大规模投入使用,让全世界都投来了瞩目的目光。
美国那头的《军事观察》有篇分析特地提到,靠着歼-20的产能和技术优势,中国空军或许能赶在第六代战机问世之前,在数量和质量这两方面,对美军的全球霸主地位带来实打实的冲击。这种说法其实也说明了中国航空工业发展有多快,同时也能看出来全球的军事力量正在悄悄地变天。
歼-20的研发
歼-2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首款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操刀设计,目的是增强中国空军在空中作战的能力,顺应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这款战机2011年1月11日完成了首飞,2016年又在珠海航展上首次对外展示,2017年被正式投入军队服役。
歼-20从试验阶段走到批量装备部队,这一路,展现了中国航空制造的底子和把技术变现的本事。它诞生的初衷,就是要在战场上跟美国F-22、F-35这些顶尖战机一较高下,拥有隐身、能超音速飙起来,以及酷炫的航电设备这些硬实力。
歼-20的亮相,意味着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自主设计并大量生产第五代战机的国家。这么一来,不光增强了中国空军的作战实力,也代表着中国在尖端军工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最近这几年,中国空军靠着歼-20的投放,强化了对西太平洋区域的空中掌控能力,特别是在南海和东海这些敏感的海域。
美国空军一直仗着自家F-22和F-35这些五代机,再加上遍布世界各地的基地,牢牢把控着天空优势。F-22是世界上第一款五代战斗机,主打高速巡航和隐身这一手;F-35则强调多功能用途,靠着互通有无,跟一众盟友一起把影响力刷满了。
话说回来,美国的地位也不是铁板一块。中国的歼-20已经开始服役,俄罗斯的Su-57也慢慢整出了点啥,这第五代战机的较量,可越来越热闹了。
在亚太区域,美国靠在日本、韩国还有关岛的军事基地,部署先进战机,来维持对中国的战略牵制。可中国凭借地理优势,加上飞速发展的军事实力,逐渐在削弱美国的空中优势。歼-20量产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一系列动作让中美空军的实力差距变得更加引人关注。
当前中美空军现状
到2025年左右,中国空军大概能拥有300到400架歼-20,这个估算是根据它们的年产量和服役进度算的。与此同时,美国空军大概有180架F-22,加上450到500架F-35A,总体的第五代战机大概在630到680架之间。虽然在数量上美国还是占个优势,但中国靠着歼-20的高效生产和各种型号战机同时发展,差距正在飞快缩小。
再说,除了歼-20之外,中国空军还装备了歼-10、歼-16这些四代半战机,再加上正在研发的歼-35A,组成了一个梯次明确的作战体系。相较之下,美国空军面对F-15和F-16等老款战机逐步退役的压力,而F-35的采购速度又无法完全填补这个空缺。这一结构上的差别,也为中国提供了追赶甚至超越的空间。
《军事观察》提到,如今歼-20每年能造100到120架,全都投向中国空军,这一成绩在双发重型战斗机里头相当亮眼,也侧面展示了中国航空工业的“硬核”实力。你看F-35那边,年产量基本上在130到150架之间,可这些飞机得分给美国本土和一众盟友,美国空军一年到手的F-35A大概就50架左右。而F-22这款机子早在2011年就停了产,总量就卡在187架左右,现在还能飞的也就180架上下。
歼-20之所以能实现高产,主要归功于中国采用的“脉动生产线”技术。这套办法用模块化生产和流水线优化的组合,显著提高了制造速度。到2023年,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又扩建了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了歼-20的出产量。而说到美国的F-35生产线,虽然技术算成熟了,但受到各国订单和复杂的供应链制约,产能分布显得有点散。
中美隐身战机数量对比
截止到2023年初,中国的歼-20已经超过了200架。按每年大概120架的速度来算,到了2025年底,歼-20的总数大概能逼近440架左右。美国空军现有的第五代战机,F-35A大概有300架,F-22则有180架,加起来差不多有480架。
因为F-22已经停产,F-35A每年的交付量也就在48架左右,到了2025年,美国第五代战机总数大概能攀升到差不多400架,跟中国的歼-20差不多,甚至可能还会稍微落后点。
在亚太区域,这个差距更明显。中国可以把歼-20集中放在本土和周边空域,而美国呢,不得不把力量分散到全球多个战区,受限于基地容量和后勤保障,在亚太的实际部署规模也受到影响。这种数量上的追赶,反倒为中国空军带来了更多的战略主动权。
歼-20的技术实力已经追上了美国的五代机,某些方面甚至还能反超一把。它那隐身能力,靠着鸭翼布局和身上用料上的讲究,成功做到了难被雷达抓到。据说正面雷达反射面积和F-22也差不多。
起初,歼-20搭载的是俄罗斯的AL-31F发动机,性能上有点局限。到了后来,国产的WS-10C和WS-15发动机开始批量生产,性能就有了明显改善,尤其是超音速巡航和推重比变得更出色。估算WS-15的推力能达到180千牛,给歼-20带来了更强的机动能力,竞争力大大增强。
F-22之所以被说成是超音速巡航和隐身性能的代表,大家都知道,但它的航程不是很长,载弹能力也有限,最多能挂6枚空空导弹。这方面,歼-20就不同啦,航程超过2000公里,弹舱里可以装6到8枚导弹,加上外挂点,也能携带不少武器,特别适合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
F-35被归类为多用途战机,单引擎的设计让它在航程和载弹方面有所局限,隐身性能还比不上F-22和歼-20,不过它的强项在于网络作战能力强大,传感器系统融合得非常到位。
歼-20的航电装备结合了有源相控阵雷达和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目标探测和跟踪的能力非常强大。近几年,中国还推出了歼-20S双座版本,配备了无人机指挥和电子战的功能,任务范围也因此更广了。
中国航空工业搞自主技术这套,确实让生产效率大幅拉起来。歼-20原先还得靠进口发动机,现在慢慢用上咱们自个儿的WS-15,量产关键环节也给顺利解决了。还有个大杀器——供应链布局得当,像美国F-35那样因为和其他国家一起合作带来的拖延情况,基本没发生过。反倒是F-35 Block 4升级一路被软件和预算拖慢,而咱歼-20的产线一直挺顺溜。
中国把资源集中在本国需求上,避免了出口带来的产能分散问题。这么一搞,短时间内战机的数量飞快上涨。相比之下,美国得顾及盟国的需求和自身利益,生产效率就受了一些限制。
歼-20原本是按制空战斗机去打造的,结果现在用起来,不光会抢天空,其他多种任务也都能胜任。2022年起,歼-20就在南海常态化巡航,干起了争夺空优、对地打击、侦察这些活。有了PL-15这款射程能超过200公里的远程空空导弹,比美国的AIM-120D还要牛,这也给中国空军带来了更广阔的作战空间。
F-22主要专注在制空任务上,缺乏对地攻击的功能;而F-35虽然多用途不少,但在激烈空战中存活率比不过歼-20和F-22。歼-20S双座版本研制出来后,不仅提升了中国空军的整体作战体系,还能与无人机合作,搞复杂的联合作业。
歼-20的高效制造以及技术不断突破,让中国空军在数量和实力上迅速逼近美国,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军事观察》的评论指出,虽然第六代战机还没有出现,但靠着歼-20的规模化部署,中国空军已经有可能去挑战美国空军的领导地位。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今后的空中力量对比会变得更加激烈。
股票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